网站首页 > 正文

我校学者应邀参加中华孔子学会新儒医研究会年会

发布时间:2023-09-1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398-10日,黄庭坚与宋儒养生哲学思想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新儒医研究会年会在江西修水县召开。会议由中华孔子学会新儒医研究专业委员会、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共修水县委宣传部、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修水县科技局、修水县红色基因与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修水县黄庭坚纪念馆、东华理工大学修水创新研究院承办。我校学者围绕会议主题,结合自身的董学研究方向,提交了五篇董仲舒养生思想研究的文章,安桂玲、耿春红、曹迎春、张铭等四位学者应邀参会。

安桂玲老师的《〈春秋繁露〉中的养生智慧》,指出《春秋繁露》一书中有大量关于养生的科学论述,如阴阳五行、四时养生、情志养生、环境养生、食物养生以及具体的养气法、养房事等长寿之道。不仅如此,董仲舒在彰显古人的养生智慧的同时,更有固本培元的修身养德的启示。

耿春红老师的《“道法自然”与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指出“道法自然”是道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以自然作为处事的法则,贯穿于一切活动。这种思想对中医学养生理论的建构作用影响巨大,主要有两点:治未病与合于四时阴阳。

曹迎春老师的《董仲舒的养生观》,指出董仲舒继承发展了自孔子以来的儒家养生思想,吸收融合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中的养生内容,提出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养生思想。他的养生观以天道为出发点和核心,主张遵循天道,养生与养德、治身与治国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天人和谐、身心和谐、社会和谐。

白立强、张铭老师的《天之继欤:董仲舒辩证养生观的主体意涵》,指出董仲舒养生观体现着鲜明的辩证性质。董仲舒养生观在注重先天命赋的同时,更强调寿夭自行的后天之为。而后天之为的关键在于处理好身心关系,法天则、合天时、成天心,得天地泰,由此确立起人作为天之继的地位。

代春敏老师的《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董仲舒的天道生命观》,认为董仲舒以天道论述了“天地之性人为贵”的思想,高度肯定和赞美人的生命。董仲舒的养生观,是内外兼修的整体“生命保养”,是成就高贵完善的人格,秉持仁义的生命气象和个体生命价值的充分实现。

儒家养生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和宋代是儒家养生思想发展史上的两个重要阶段。通过学术交流,我校董学研究者与宋儒养生哲学研究者深入沟通,有助于董学研究者进一步深入挖掘汉儒董仲舒思想中蕴含的丰富养生智慧,开拓董学研究的新领域。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学报

友情链接